【全球聚看点】【原】亲情啊亲情|少校

时间:2023-06-01 10:25:47       来源:个人图书馆-运河儿女

亲情啊亲情

今天是“六·一”儿童节。


(资料图)

自07年去省城同夫人一道帮儿子、儿媳带宝宝,至今已近6年了。

近6年来,为全身心地做好“”保姆”工作,我少多了与亲朋好友间的日常交往,放弃了小时候就有的许多兴趣爱好,几乎顾不上对自己身体地爱惜,更无暇顾及理应给予父母的更多照料。

带宝宝的个中滋味,想必带过宝宝的人都知道:

生活上,学习上,良好习性的养成上,尤其是宝宝的身体健康与安全等等等等,这一切的一切对帮带者的能力上、体力上、精神上的抗压要求极高。

吃不好,睡不实,这是带宝宝人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
但是,

当旭日初升的清晨,听到睡在身旁的宝宝醒来后的第一声问好;

当万赖俱寂的夜晚,望着熟睡中的宝宝那胖嘟嘟的小脸,侧耳细听他们那咂巴着小嘴的梦中呓语;

当晴空万里的白天,带宝宝在小区散步,看着他们围绕身前身后不停地奔跑,然后故意拽着你的衣袖、搂着你的腿脚说跑不动了,嫌着、厌着要你抱、要你背背驮驮,再后来骑上你的肩头开心地要你扛、甚至要求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……

我觉得这种“”辛苦着幸福中的辛苦”的价值,根本无法、也无需依常理、按常规去评估、去衡量。

都说隔代亲。

这种隔代亲,我认为,她不仅仅是长辈们对宝宝情感的依恋,更多地是长辈们对宝宝“”茁壮成长”美好愿望的表达,这种源自灵魂深处的亲情,我想,说得清楚,也说不清楚。

其实呀,宝宝能让我们惯着、宠着,也只有学龄前的这段时光。

等他们上学了,你想像现在这样惯他们、宠他们,他们也没时间陪你了。

隔代亲是这样,父母情何尝不是如此。

非常认同这两句话:

“父母对子女的爱,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”。

“儿女在父母眼里,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,即使长到8、90岁”。

清楚地记得,今年春节回家,延迟返程,本意想多陪陪二老。

不曾想“阳”后一个多月的我,身体又出现了一点小状况。

听说我明日要去医院挂水,前一天晚上,九十高龄的老父亲就坐在我的床边,久久不去就寝;

第二天凌晨,八十五岁的老母亲为我熬煮山药粥,早早就起了床。

仰望着父母年迈的身影,躺卧在床上的我,心里是百感交集。

这不,本次回来,早就知晓每次吃昂刺鱼,我都小心翼翼地把鱼肉剔给他们幼小的重孙女、重孙子吃,而我自己却只是吮吸鱼刺、鱼头过过瘾的两位老人家,一大早就去农贸市场,买了价格不菲的野生昂刺鱼,专门为我制作了一碗浓浓地昂刺鱼豆腐汤,并在捞出的昂刺鱼身上,撒上了些许蒜叶和盐花。

望着桌上父母精心烹饪的昂刺鱼,看着两位老人家年迈的身影,我不由得想起了《亲情啊亲情》这首令人动容的流行歌曲。

“这世上有种情真的很伟大

超越了世间所有的繁华

风雨中它永远为你把伞打

温暖的感觉能把一颗心融化

这人间有种情,最纯洁无瑕

它就像一朵奔腾的浪花

无论时光车轮如何的变化

不变的是骨肉亲情总在发芽

亲情啊亲情该怎么赞美你啊

任何语言都无法能描述抒发

如果有来生愿我们还结缘吧

还依然相互关照走过每个冬夏

亲情啊亲情该怎么赞美你啊

就用这首歌唱出我的心里话

你犹如那夜空中最亮的灯塔

帮我把人生的幸福和美好抵达

这人间有种情最纯洁无瑕

它就像一朵奔腾的浪花

无论时光车轮如何的变化

不变的是骨肉亲情总在发芽

亲情啊亲情该怎么赞美你啊

任何语言都无法能描述抒发

如果有来生愿我们还结缘吧

还依然相互关照走过每个冬夏

亲情啊亲情该怎么赞美你啊

就用这首歌唱出我的心里话

你犹如那夜空中最亮的灯塔

帮我把人生的幸福和美好抵达”

最近精选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