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故小陶,点击右上方“关注”,每天为你分享电影与科技的热门动态
絮絮叨叨:
(资料图)
看完了这部电影,感觉故事还是挺感人的,导演的拍摄手法也不错, 虽然一开始看上去,像是几个零碎的人物拼盘,结果到最后,竟然殊途同归,原来是一大家子的事。
它的优点明显,缺点也显而易见, 今天咱们就来盘点一下这部充满烟火气片子的5个小槽点!
01
是长沙又不是长沙
与其说是电影,不如说是长沙宣传片, 从电影的开场就是以PPT的形式来展示长沙的夜景,它也确实很漂亮,随着故事的深入,街边小巷,夜晚的小吃街,琳琅满目。 没有具体看头片尾的字幕,咱长沙不得给这个电影弄点赞助啊。
而且随着电影中人物的脚步来,我们几乎走遍了长沙的几处漂亮景点, 导演以时间为纵轴,以人物为横轴,像是一个象限集,到最后所有的冲突与戏剧性都找到交集,然后和解。
这样的感觉乍一看好像还行,可当你跳出这部电影,以旁观者的身份再看,就感觉不对了, 因为这部电影的感觉,就像是一个模板,你放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。
比如你换成成都或者杭州, 同样也有这样的夜生活,同样也有这样的大排档,甚至是也有同样在努力融入这座城市的打工人。 也有心酸的故事,所以这个电影是长沙又可以不是长沙。
02
有那么点跑题了
如果你说这是长沙人的夜生活,大概率不太真实。 因为通过电影的总结,长沙人的夜生活都干嘛,在开大排档,在说脱口秀,在看摩天轮,在书店夜读,在想逃离这座城市, 你品品,这像话吗?
既然说了是长沙的夜生活,你就得以长沙人的夜生活状态来。 普罗大众的长沙人,夜晚都在干啥,这才是直扣主题的。 如果你硬要较真,说开大排档也是长沙人的普通状态,那咱也认。
如果把这部电影改成深夜食堂大排档这种名字,倒是贴切的。 大排档的丽姐就像是深夜食堂里的黄老师,手艺好,会看人,还懂得给人排忧解难,遇到难受的客人,她甚至会上去对饮两杯,让对方心情好一点。
而家里那些儿子与女儿还有老公的琐事,不就是她的秘密吗?
你看,这片子更适合叫深夜食堂, 时间线也是从大排档开门算起,一直到结尾,关门回家。
03
情感发展过于理想
电影中的人物情感发展太过于理想,你一看过去,基本上就看到头了,这就是俗称的套路。比如说景为为与何西西的相遇, 书店肯定是所有文艺男女最好的邂逅之地。他俩一拌嘴你就知道,完了,他俩要成了。
果然随着故事的发展,两个人趁着夜晚开始散步聊天, 从刚开始的疏离感到最后的亲密感,这个过渡稍显的不那么润滑,说了彼此的秘密, 共同“打跑了”想占便宜的伪君子,关系就会更铁吗?
而且何西西为了景为为跳入江里的画面, 真的夸张了,不排除她的母性情感泛滥,那一刻上头了,但为了一个只见了一面的陌生人就去跳江,真的说的通吗? 可能小陶不了解现在的年轻人,真的会如此冲动吗?
他俩的感情也在这一跳之下,迅速升温,发展成了情侣。 其实如果类似于《爱在黎明破晓前》的感觉就会非常好,念念不忘,恋恋不舍,然后留下来,在一起。
另一对就是丽姐和旭哥,他俩一开始真的看不出来是一对, 只看着像姐弟,像是丽姐非常的照顾他,可在结尾的时候,他俩竟然是一对,这突然的反转,也是有点生硬。
04
张艺兴的段落略尴尬
剧中为了突出张艺兴饰演的何岸,特别加入了一段他热爱与说脱口秀的片段,这个片段怎么说呢,挺尴尬的。 尤其是老板调侃的那段,真的是挺冒犯的,不是说你说了恶心人的话,在加上一句开玩笑,就真的是玩笑了!
难道真正的脱口秀,不应该是庞博、呼兰还有邱瑞这样的吗?难道非要人身攻击才算是笑话? 而且何岸一开始的脱口秀不好笑,被他爸锤了一次之后,他就忽然开窍了,犹如醍醐灌顶,脱口秀一下子就好笑了。
照你这个方法来看,任何人如果做不好事情, 直接锤一顿比做其它的什么都强了?这个人物的转变完全可以也润滑一点,这样张艺兴会有更好的表演发挥。
对于结尾的强行大团圆, 过于温馨了,生活其实不是这样的。
05
结尾有点浮夸
如果要说一下他们的后续故事, 景为为与何西西的相处会有很多困难,激情过后,他们就会像周冬雨饰演的那一对一样;看摩天轮与修摩天轮的师傅,他们三个私自点燃了烟花,还自己坐到了摩天轮上,会受到处罚,甚至是开除;
何岸还是需要去求老板给他机会说脱口秀,求老板给他一个开场和压轴,还需要面临不好笑的问题; 最幸福的应该是丽姐,因为会看人,旭哥会管好店,待她好。
它这部片子,让小陶想到了之前看的大鹏的《保你平安》, 它那个结尾就非常真实,而现实就是如此,何必过度美化?
作者介绍:我是故小陶,一枚爱看电影的数码小博主,想专注于数码科技,结果每天都被电影占据大半时间,愿望是和我喜欢与习惯的一切在一起。
关键词: